在遼沈地區,管理類的咨詢與顧問公司有二千多家,真正有獨立研發能力,有自己課程體系的企業只有少數幾家;在沈陽,這類公司少說也有一百多家,但極少有本土機構能夠系統、獨立地開發自己的課程體系。
咨詢與培訓不分家。社會在進步,企業在發展,如何讓這些企業的“高參”規范發展,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一個話題。
研發才是原動力
管理咨詢市場結構像一個金字塔,底層是大量代理講師的中介式公司;中層是代理課程的公司,有一些經過課程版權機構認證的老師;再上一層是那些開發相關教學產品的企業;最上層則是自己有研發能力、能夠開發自有版權系列課程、有一批專職講師的企業。
沈陽眾森小企業管理咨詢網首席咨詢顧問劉老師認為,市場份額正在從金字塔底部向頂端集中。在長遠的發展上,中介式咨詢公司面臨著聽課人數增加,老師課酬上升,個性化服務減少,而企業要求不斷提高的矛盾,路會變得越來越窄。課程代理公司也會面臨引進項目成本過高,為客戶提供的課程單一,不能滿足企業多樣化的需求,資源逐漸枯竭的困境。
只有走開發型道路,集中優勢資源,研發核心課程,推出一系列自有課程,樹立長期發展的品牌,才能最終成為市場主流。戰略
勵志課不是“大忽悠”
對于企業發展而言,富有激情的勵志課程必不可少。這類關注人性特點的課程能夠給企業帶來激情,也很容易成為熱點。但對創業者來說,光有激情是不夠的,還需要更多務實的精神。
目前,沈陽市場的勵志型課程過多,缺乏實操性(實際操作性)強的務實課程。往往是課堂上,學員與老師一起激昂澎湃,一起哭,一起笑,可真正回到企業,卻無從下手,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案和解決辦法。
務實的課程也有,如沈陽眾森推出的關于招聘管理、績效管理、勞動關系等方面的一些課程都比較強調務實,運用管理學的各種工具,通過案例教學、互動式的實操演練來提升企業的實戰能力。
在培訓費用上,眾森咨詢也提出了“三五百元做培訓”的口號,徹底把貴族化的培訓平民化。
培訓也要“可持續”
時下,咨詢培訓行業沒有明確的游戲規則,老師和課程的隨意性都較大。各種講座與培訓的題目過大過空,而不是細化為不同行業領域內的不同課題,無法有針對性地為企業提供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案。
如何引導理性消費值得思考。有的企業寧愿花一次錢聽一個大題目的講座,這肯定要比持續性地細化培訓成本低;但效果就很難說了。咨詢培訓機構如果盲目迎合客戶不理性的消費需求,只求短期贏利,不注重推廣長期的細分課程,一旦企業發現沒有效果,回歸理性后,培訓機構將徹底失去市場。
沈陽眾森首席咨詢顧問劉老師認為,中國企業發展速度很快,形成健全完善的培訓體系成本高,效率卻不一定高,非常需要專業的培訓公司提供系統服務。目前,沈陽眾森已經開始進行自己研發的“經典普及培訓”,此舉勢必為企業大大節約了成本。 |